12月19日下午,南京机电—康尼电气教师企业流动站第三季度复盘会议在康尼电气成功召开。会议围绕教学资源成果、产学研项目成果、校企联合申报知识产权、校企联合发表论文成果以及下一年度展望五个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康尼电气总经理马涛、市场部部长李向阳、技术部部长刘蔚钊,开云(中国)科研及校企合作处处长李木香、干事陈星海,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负责人袁芬、专任教师丁旭东参加会议。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专业教师团队与企业导师紧密合作,积极开展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资源整合工作。基于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将实际工程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使课程内容更贴合行业需求。同时,借助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资源,对《工业控制系统集成》和《组态控制技术》等核心课程进行了深度改革,更新后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产学研项目成果显著,本季度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联合开展了多项技术研发工作。在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软件类项目开发中,通过跨专业协作,融合智能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多学科知识,顺利完成“移动机器人虚拟拆装仿真实训系统开发”横向课题结项工作,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企业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校企共赢。
校企联合申报知识产权工作有序推进,双方共同挖掘合作项目中的创新点,积极筹备专利申请材料。截至本季度末,已完成“基于深度学习的电解质分析仪实时监测与异常预警方法”“AGV小车多模式运行虚拟仿真与调试系统”“面向智能制造的AGV小车PID仿真平台”“一种机械手的夹持组件”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申报、授权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和企业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校企联合发表论文成果方面,教师团队与企业导师共同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并发表了《〈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明确观察状态下的高精度步进电机伺服系统自抗扰控制》《智能制造中的自主协作机器人技术应用》等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涵盖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前沿理论、实践应用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不仅提升了学校和企业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也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望下一年度,企业流动站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借助品牌专业建设的契机,重点推进“五金建设”。在“金师建设”方面,以师德师风为引领,通过组织教学研讨、参与科研项目、深入企业实践以及开展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既有高尚师德又具备卓越教学与实践能力的“金师”队伍。“金课程建设”将紧密围绕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时代岗位能力需求,融入更多企业元素,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确保每门课程都达到“金课”标准。“金教材建设”将依托企业真实项目和典型案例,联合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专家与数字化技术团队,运用VR技术等创新手段,打造具有电气专业特色、贴合生产实际的优质“金教材”。“金专业建设”将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绘制专业服务产业链分析图、人才培养知识图谱和技能图谱,明确专业定位和目标,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金基地建设”将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课程体系,加强教师实践锻炼与企业专家兼职授课,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基地运营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
此次复盘会议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企业流动站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有力的支撑。通过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学校与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行业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供稿:袁芬
初审:周笛
终审: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