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并结合《关于巩固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成果的若干措施》文件要求,接受广大师生监督,现将我校2021—2022学年学生会改革情况公开如下。
一、改革自评表
(一)校级学生会组织改革自评表
标注“★”为核心指标;标注“▲”为观测指标,2021—2022学年暂不作硬性要求。
指标 | 结论 | 备注 |
1★. 坚持全心全意服务同学,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工作。未承担宿舍管理、校园文明纠察、安全保卫等行政职能。 | √是 □否 |
|
2. 工作机构架构为“主席团+工作部门”模式,未在工作部门以上或以下设置“中心”、“项目办公室”等常设层级。 | √是 □否 |
|
3. 工作人员不超过40人,学生人数较多、分校区较多的高校不超过60人。 | √是 □否 | 实有39人 |
4. 主席团成员不超过5人。 | √是 □否 | 实有3人 |
5. 工作部门不超过6个。 | √是 □否 | 实有4个 |
6. 除主席、副主席(轮值执行主席)、部长、副部长、干事外未设其他职务。 | √是 □否 |
|
7. 工作人员为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 | □是 √否 |
|
8. 工作人员中除一年级新生外的本专科生最近1个学期/最近1学年/入学以来三者取其一,学习成绩综合排名在本专业前30%以内,且无课业不及格情况;研究生无课业不及格情况。 | □是 √否 |
|
9. 主席团候选人均由学院(系)团组织推荐,经学院(系)党组织同意,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门和校团委联合审查后,报校党委确定;校级学生会组织工作部门成员均由学院(系)团组织推荐,经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门和校团委审核后确定。 | √是 □否 |
|
10. 主席团由学生代表大会(非其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常任代表会议等)选举产生。 | √是 □否 |
|
11★. 按期规范召开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 | √是 □否 | 召开日期为:2022年5月31日 |
12. 校级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代表经班级团支部推荐、学院(系)组织选举产生。 | √是 □否 |
|
13. 开展了春、秋季学生会组织工作人员全员培训。 | √是 □否 |
|
14. 组建以学生代表为主,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门、校团委等共同参与的校级学生会组织工作人员评议会;主席团成员和工作部门负责人每学期向评议会述职。 | √是 □否 |
|
15. 学生会组织工作人员参加评奖评优、测评加分、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等事项时,依据评议结果择优提名,未与其岗位简单挂钩。 | √是 □否 |
|
16. 学生会组织的建设纳入了学校党建工作整体规划;党组织定期听取学生会组织工作汇报,研究决定重大事项。 | √是 □否 |
|
17★. 明确1名校团委专职副书记指导校级学生会组织;聘任校团委专职副书记或干部担任校级学生会组织秘书长。 | √是 □否 |
|
18▲. 学生会组织工作机构应成立团支部,团支部书记由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担任。 | □是 √否 |
|
19▲. 建立服务同学项目执行情况和同学满意度调研评估机制。 | □是 √否 |
|
(二)二级学生会组织(含二级院系、书院、分校区等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自评表
项目 | 符合标准学生会组织数量 | 备注 | ||||||||||||
1. 坚持全心全意服务同学,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工作。未承担宿舍管理、校园文明纠察、安全保卫等行政职能。 | 5 |
| ||||||||||||
2. 工作机构架构为“主席团+工作部门”模式,未在工作部门以上或以下设置“中心”、“项目办公室”等常设层级。 | 5 |
| ||||||||||||
3. 工作人员不超过30人。 | 4 |
| ||||||||||||
4. 主席团成员不超过3人。 | 5 |
| ||||||||||||
5. 除主席、副主席(轮值执行主席)、部长、副部长、干事外未设其他职务。 | 5 |
| ||||||||||||
6. 工作人员为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 | 0 |
| ||||||||||||
7. 工作人员中除一年级新生外的本专科生最近1个学期/最近1学年/入学以来三者取其一,学习成绩综合排名在本专业前30%以内,且无课业不及格情况;研究生无课业不及格情况。 | 4 |
| ||||||||||||
8. 主席团由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非其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常任代表会议等)或全体学生(研究生)大会选举产生。 | 5 |
| ||||||||||||
9. 按期规范召开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或全体学生(研究生)大会。 | 5 |
| ||||||||||||
10. 开展了春、秋季学生会组织工作人员全员培训。 | 5 |
| ||||||||||||
11. 工作人员参加评奖评优、测评加分、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等事项时,依据评议结果择优提名,未与其岗位简单挂钩。 | 5 |
| ||||||||||||
12. 党组织定期听取学生会组织工作汇报,研究决定重大事项。 | 4 |
| ||||||||||||
13. 明确1名团组织负责人指导院级学生会组织;聘任团委老师担任院级学生会组织秘书长。 | 4 |
| ||||||||||||
14. 学生会组织工作机构应成立团支部,团支部书记由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担任。 | 3 |
| ||||||||||||
具体情况 | ||||||||||||||
二级学生会 组织 | 符合标准情况(请填写是/否)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信息工程系学生会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否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机械工程系学生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否 | 否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否 | 否 |
自动化工程系学生会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否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否 |
电子工程系学生会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否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否 | 是 | 是 |
人文社科系学生会 | 是 | 是 | 否 | 是 | 是 | 否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够可添加行) |
|
|
|
|
|
|
|
|
|
|
|
|
|
|
二、《开云(中国)学生会章程》
三、校级组织工作机构组织架构表
序号 | 机构名称 | 人数 | 主要职责 |
1 | 主席团 | 3 | 主持学生会的日常工作、活动,对工作及各项事务进行决策与指导,总体规划、宏观把握以及统一协调 |
2 | 文宣部 | 9 | 负责学生会各项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
3 | 学习部 | 9 | 负责活动新闻稿的撰写,以及成员工作中出勤和签到方面的检查 |
4 | 文体部 | 9 | 组织、策划和举办校级文体赛事和活动 |
5 | 外联部 | 9 | 加强校际交流的纽带并积极配合校学生会的工作及活动安排 |
四、校级组织工作人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政治面貌 | 院系 | 年级 | 学习成绩排名*(本人排名/所属专业人数) |
1 | 张馨月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1 | 3/27 |
2 | 单均昶 | 共青团员 | 信息工程系 | 2021 | 29/177 |
3 | 孙雯 | 群众 | 人文社科系 | 2021 | 4/80 |
4 | 向峻利 | 共青团员 | 信息工程系 | 2021 | 5/176 |
5 | 杨崇欣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1 | 7/27 |
6 | 田秋雨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1 | 15/27 |
7 | 吴刚 | 共青团员 | 电子工程系 | 2021 | 3/79 |
8 | 石玲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1 | 14/83 |
9 | 曾家莹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1 | 25/36 |
10 | 谭朵妤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1 | 12/27 |
11 | 朱雨萱 | 群众 | 人文社科系 | 2021 | 2/31 |
12 | 张曦 | 群众 | 信息工程系 | 2021 | 5/56 |
13 | 陈海慧 | 群众 | 人文社科系 | 2021 | 13/102 |
14 | 石天茂 | 群众 | 信息工程系 | 2021 | 37/176 |
15 | 高雅萱 | 群众 | 人文社科系 | 2021 | 17/80 |
16 | 杨梦杰 | 群众 | 电子工程系 | 2021 | 42/79 |
17 | 朱彦蓉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1 | 16/27 |
18 | 苏均一 | 群众 | 信息工程系 | 2021 | 25/176 |
19 | 王大川 | 群众 | 信息工程系 | 2021 | 76/177 |
20 | 郭浩帆 | 群众 | 机械工程系 | 2021 | 20/40 |
21 | 赵晨希 | 群众 | 自动化工程系 | 2021 | 31/174 |
22 | 卜程宇 | 群众 | 信息工程系 | 2021 | 126/177 |
23 | 顾得耀 | 共青团员 | 电子工程系 | 2020 | 5/44 |
24 | 潘婷 | 共青团员 | 自动化工程系 | 2020 | 1/111 |
25 | 吴佳祺 | 共青团员 | 自动化工程系 | 2020 | 10/132 |
26 | 景柯谕 | 共青团员 | 信息工程系 | 2020 | 8/69 |
27 | 陈仙铧 | 共青团员 | 电子工程系 | 2020 | 3/81 |
28 | 赵露露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0 | 11/54 |
29 | 徐文俊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0 | 26/166 |
30 | 苗慧杰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0 | 23/114 |
31 | 谢傲 | 共青团员 | 自动化工程系 | 2020 | 43/327 |
32 | 楼圣 | 共青团员 | 机械工程系 | 2020 | 1/123 |
33 | 张佳瑶 | 共青团员 | 信息工程系 | 2020 | 23/136 |
34 | 姜礼浩 | 共青团员 | 电子工程系 | 2020 | 17/88 |
35 | 杨彬 | 共青团员 | 自动化工程系 | 2020 | 41/132 |
36 | 杨艳梅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0 | 22/166 |
37 | 朱芷庆 | 共青团员 | 信息工程系 | 2020 | 52/136 |
38 | 石梦琪 | 共青团员 | 人文社科系 | 2020 | 31/166 |
39 | 姚一琛 | 共青团员 | 信息工程系 | 2020 | 12/166 |
*最近1个学期/最近1学年/入学以来学习成绩综合排名(新生、研究生不需填写)
五、校级组织主席团成员候选人产生办法
主席团候选人由各系(部)团总支推荐经系(部)党总支审核,经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联合审查,报校党委确定后,提交大会进行选举,产生学生会主席团。
六、校级组织主席团成员选举办法
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候选人按姓氏笔画先后为序。学生会主席团实行差额选举。候选人得到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选举人数的半数,方可当选。如果得票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者当选,至取足应选名额为止。
七、校级学生代表大会召开情况
2022年5月31日,开云(中国)第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在星梦馆多功能厅顺利召开,各系部121名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通过开云(中国)第二届学生联合会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审议通过《开云(中国)学生会章程》,选举开云(中国)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宣传报道链接:
/xueshengchu/2022/0531/c179a39277/page.htm
现场照片:
八、校级学生代表大会代表产生办法
1.各系部按分配名额及构成要求,组织学生酝酿提名,按民主集中制原则20%差额选举产生代表,并召开大会选举代表,选举大会须有全院三分之二以上同学参加方为有效,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2.各系部在推选代表时要兼顾男女比例,党员、团员、群众和少数民族代表比例,代表应具有广泛性。
九、主席团成员和工作部门负责人述职评议办法
组建以学生代表为主,学校党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委等共同参与的评议会,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和工作部门负责人每学期向评议会述职,评议会从政治态度、道德品行、学习情况、工作成效、纪律作风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客观地综合评价。建立以服务和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参加评奖评优、测评加分等事项时,应依据评议结果择优提名,不允许与其岗位简单直接挂钩。
十、校团委指导学生会主要责任人
类别 | 姓名 | 是否为专职团干部 | 备注 |
分管学生会组织的校团委副书记 | 唐钰峤 | 是 |
|
学生会组织秘书长 | 杨梦杰 |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