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下午,思政中心在博学楼107开展第13周教研活动。本次教研会由陈璐璐老师主持,主要围绕“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路径研究进行研讨。
首先,陈璐璐老师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聚焦社会热点,力求实现知行合一;挖掘教学资源,打造特色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能力,塑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开展实践大课堂,增强思政课程感染力。结合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陈璐璐老师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融入路径,增强了思政课程的感染力。
其次,大家重点围绕“如何融入”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需要创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形式。“四史”不仅体现在书籍、史料中,更蕴藏在故事、纪念场馆、历史遗址等丰富多彩的载体中。一方面,运用研究式、辩论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要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利用好红色教育资源,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另一方面,要依托数字化信息技术开展“四史”教育,如虚拟仿真、3D红色场景导览等方式,使“四史”教育的资源载体更丰富,教学内容更生动。
最后,许青娟老师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将“四史”教育融入其中,是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也是在育人过程中,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重要方法。另外,“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思政课教师要丰富“四史”教育的知识储备,要探索教育教学的改革路径,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
图:周建兰
文:陈璐璐
审核: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