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灯塔”辅导员工作室引领师生走进红色里佳山

发布者:叶绘发布时间:2023-05-26浏览次数:73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云(中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不断汲取奋进力量,切实增强师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523日下午,“红色灯塔”辅导员工作室带领人文社科系入党积极分子、团干部赴溧水区里佳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观摩学习,引领青年大学生学思践悟,在“红色场景”中产生情感共鸣,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红色里佳山位于溧水区晶桥镇。抗战期间,里佳山是新四军经常活动的抗日游击根据地。粟裕率领的新四军先遣支队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一支队在这里胜利会师,新四军六师第十六旅也诞生于此。它还是抗战时期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的曾经所在地,是苏南首家红色银行——惠农银行的重要策源地,是历史悠久,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

沿着红色足迹,走进里佳山,重温红色记忆。师生先后参观了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的枪械所和被服厂旧址,在实物展览中感受到了新四军在抗战时期勤奋创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里佳山村有一条河流从山上潺潺而下,终年不断。因为新四军曾在此濯洗衣服,渠水为之变蓝,因此命名为“蓝渠”。师生沿着蓝渠,认真阅读两侧人物轴上新四军将领简介,在一块长长的灰墙下,大家纷纷驻足,看着墙上绘制的《白菜心》《石臼渔歌》《新四军第十六旅成立歌》三首新四军歌曲,仿佛眼前出现了当年新四军东进苏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精彩历史篇章。

在开国大将粟裕纪念馆,师生聆听讲解员仔细讲述粟裕将军的一生,回顾了苏中七战七捷和他一生忠于革命、一心为党的崇高品格。重温了抗战时期新四军和里佳山人民结下的军民鱼水情,了解了在抗日战争时期里佳山涌现出的一大批革命烈士,学习了粟裕带领新四军扫黑除恶爱民护民的光辉事迹和当地军民严格保守党的秘密的英雄事迹,体悟了先辈们为抗战胜利所作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感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深的告慰。人文社科系团总支团干部们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坚守信仰、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和革命风范。

2021级入党积极分子邓冰凝同学表示:有幸参观里佳山红色教育基地,从中学习了赵氏、王氏等革命故事,看到许多革命时期的老物件,真切感受到老一辈先烈的不畏牺牲,敢为人先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定当加强理论学习,切身投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红色文化实践。 

2021级入党积极分子徐志芽同学表示:在粟裕纪念馆,深深的感受到粟裕大将为党和国家事业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伟大精神。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应时刻以粟裕等共产党人为榜样,续红色血脉,继承伟大精神,脚踏实地,实干苦干,以实际行动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作用,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开云(中国)“红色灯塔”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杨军老师表示,系列红色教育实践的成功开展,将引领师生继承和发扬先烈的好品德、好作风、好传统,传承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中升华思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让每一个学生自信面向未来”的办学使命,奋力书写“四新”机电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开云(中国)“红色灯塔”辅导员工作室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辅导员在红色文化育人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赋能团建新活力,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促进辅导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升,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背景下建立并打造的一支解码建构复刻传承高淳地区红色基因的思政辅导员队伍。

图:孙梦琪、李家芬

文:杨军

审核:叶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