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传心声——《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引发强烈反响

发布者:rw-fb发布时间:2020-06-22浏览次数:912

  “从正定到厦门,从宁德到福州,从浙江、上海再到中央,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不管工作多么忙碌,习近平同志始终高度关心青年成长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出席青年活动,与青年谈心,给青年回信,为青年鼓劲,真正成为了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人生的导师。”

  5月4日以来,《中国青年报》刊发《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人文社科系团总支团员青年主动结合自身实际,逐篇研读,交流感想。

  人文社科系团总支 蒋洋

  系列专题报道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我系团总支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不辜负总书记期望,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

  人文社科系团总支 卫邹

  “总书记教导青年要找‘苦’吃。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三下乡’活动,让我们把自身所学的知识带下去,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更让我们了解到祖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贡献能力。”“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人文社科系团总支学生兼职副书记卫邹说,“我认为‘自找苦吃’就是要到基层、到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

   人文社科系团总支 邢文静

  在《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朋友们》的系列报道中,他对大学生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用他的“学习经”回答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怎样学习的问题。立志是学习的本源和动力,要明确“为谁而学”的问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立志“学成文武艺”,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总书记当年放弃机关的安逸工作下到基层,正是心中树立了造福人民的鸿志,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人文社科系团总支 邹顺亦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此我们青年人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因此在就业之中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充分了解自己优缺点,端正自身态度,确定适合的择业方向,将求真务实落到实处。

  人文社科系团总支 范灿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们青年一代是国家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们的谈话使我明白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是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国家是一代代青年人敢闯敢干,不断深入发掘,努力改革,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所以我们青年深入基层,不断发展,用青春汗水诠释我们青年人的家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