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教育部相关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为高校专业建设注入新活力。2024年12月17日,智能电子应用教研室开展了“人工智能+”课程成体系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一共分为两部分。此次研讨活动由张晨老师主持。
第一部分,全体教师一起学习了《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方案明确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致力于打造一流“人工智能+”专业体系。一方面,将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加强人工智能品牌专业和国家级一流高校专业建设,支持高校成立教学联盟,加大投入力度,打造专业集群。同时,鼓励高校增设人工智能领域特色专业,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推动人工智能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第二部分,老师们对文件中提出的五条行动指南展开了讨论。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江苏高校将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开设通识教育、专业核心和交叉课程,加强课程资源共享。同时,支持编著高质量教材,包括科普性、核心和交叉型教材,并推动新形态数字教材建设,在教材认定和申报中给予倾斜支持。鼓励在教学、学习、管理和创新创业训练等方面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辅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管理,实现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模式转变和管理决策优化。同时,在创新创业训练中发挥AI技术优势,支持相关项目开展。
最后教研室专业教师张晨总结,此次行动方案的出台,将有力推动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助力江苏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专业负责人,他将带领团队紧抓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的机会,聚焦文件要求,加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促进课程交叉融合,提升教师队伍素养,推动高水平课程教材建设,并深化“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应用。同时,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实际行动紧跟方案落实,助力打造一流的“人工智能+”专业体系。
图:邱娟
文:邱娟
审核:丁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