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是一个涉及面、影响面广泛的综合性工程,其内涵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应变、塑造未来”为办学理念,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构建一支具有创新创业、跨界融合、高素质的交叉复合型优秀工程技术人才队伍,改变原工程教育对学术的纯粹追求,回归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层面,而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如何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使学生成为符合新工科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毕业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智能电子应用教研室于2024年10月22日在思学楼104教室开展了“新工科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讨——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主题研讨。本次活动由宋中园主持,智能电子应用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首先宋中园分别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多元模式的引入、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与思政相融合、以无人机竞赛为导向,促进数字电子技术改革4个方面浅谈自己的教学改革方向。
接着教研室其他教师进行了精彩的发言与讨论,郁镭作为有着多年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她认为目前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整个教学过程采用的是“填鸭式”方法,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没有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这就导致数字电子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不理想,面向新工科建设,教师对课程进行改革,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并进行积极思考,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数电课程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的与时俱进,数电要结合EDA专业软件仿真的辅助,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有着多年EDA教学经验邱娟如是说,理论结合实际,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课程学习的深层次动力,也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导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引领学生关注当今的时事热点。例如:课程的进程中便涉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国产的立创EDA软件,在讲述过程中结合IC 技术的发展、电子管时代以及晶体管时代的技术革新,为学生引出当今世界最尖端的高精密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进而扩展到我国与国际上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当今的时事,如被国外“卡脖子”的光刻机技术与美国对华为的芯片技术封锁,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引发学生深入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和动力。通过电子设备的使用与创新、电子系统的搭建与研究,引导学生细致严谨、兢兢业业扎实奋斗的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最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新进教师郑明明分享了她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参与竞赛的经历,她认为竞赛题目往往代表了对学生最新的水平和要求,也是最新的科研发展成果,教师要不断地分析题目,通过题目分析判断未来发展趋势,以此为内容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介绍电子技术和无人机的最前沿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深度,还可以提高课堂新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子、无人机专业的基础课程,要基于新工科背景进行改革,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积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此为其他学科改革提供借鉴。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新工科的建设特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采取项目化考核模式,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而无人机作为电子技术前沿技术的集大成者,有意识的挖掘的电子技术与无人机的教学点和教学案例,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无人机方向的科技人才。
图:宋中园
文:宋中园
审核:丁向琴